首页 > 专稿 > 正文

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要点 阜外医院举办健康科普知识推介会

2016年11月16日 14:26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6日讯(记者陈颐)在1120心梗日即将到来之际,阜外医院在院内举办健康科普知识推介会。由医院富有经验的老专家和一线医生普及《小心甜蜜会伤心》、《急性心肌梗死的自救》、《心脏病康复知道》以及《正确认识胆固醇的危害》等卫生健康知识。

  阜外医院副院长李志远提出,阜外医院选择在新大楼搬家一周年的时间,组织这场健康科普知识推介会,就是要告诉大众,阜外人始终秉持“品质与创新”的发展理念,把“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作为医院发展的生命线。健康知识的科学普及是我们每名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阜外医院建院六十年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统计,2002——2015年,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率总体呈上升态势,从2005年开始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中农村高于城市。在AMI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中,吸烟,超重/肥胖和高血压位居前三,其次为糖尿病和血脂代谢异常。九成患者至少伴有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超重/肥胖以及高血脂等危险因素中的一种,35%的患者伴有3种及以上危险因素。

  该报告特别提出,相对于老年患者,年轻患者中男性、吸烟、高血脂、冠心病家族史更为多见。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年龄较高,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更多,更缺乏运动。而男性患者中正在吸烟/有吸烟史和有血脂代谢异常病史的患者显著多于女性,不同年龄段表现不尽相同。

  据李志远副院长介绍,2015年11月11日,阜外医院新综合楼迎来第一台手术, 11月16日全面投入使用。2016年恰逢医院建院60周年,新综合楼投入运营不仅仅彻底改变了“阜成门外一小院一小楼”的就医环境,更为阜外医院在推行医改进程中如何更好的扮演好大型公立医院的角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具体通过四个提升得以实现:

  提升服务能力,软、硬件设施完善。一年里,医院接诊近七十万人、完成了介入治疗5万例、外科手术近2万例。通过主动优化服务流程,掌上阜外APP上线、网站改版等手段,“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为就医者提供便捷、优质医疗服务。在新鲜出炉的《2015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中,阜外医院心内、外科再次以绝对优势蝉联榜首,这已经是阜外第7次获此殊荣。

  以心血管系统为主相关学科协调发展,学科建设日趋完善,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专业服务。多年来,阜外一直坚持以心血管系统为主健全建强相关学科,在海内外广发英雄帖,吸引了人才,先后引进了内分泌、血脂、分子诊断等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新综合楼启用后,硬件条件改善,医院加大力度建强血管外科中心,诊治脑血管以外的所有血管疾病,实现“无诊疗盲区、无技术短板”。新建心血管疾病康复科,为广大群众提供院前预防、院中诊治、出院后康复全流程的服务。未来医院在儿内科、神经科方面也将加大力度建设。

  发挥“国家队”的引领作用,通过网络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分级诊疗。新综合楼实现了信息化全覆盖,装配有可视化一体的转播系统,在这里,来自亚、非、拉、美的同道中人们畅通的进行头脑风暴,推进领域创新,一年来,新综合大楼进行百余场学术交流会议,几十例疑难病例的包含全球手术演示,实施远程会诊和远程教学和新技术的推广,在基层、在业内、在国际纷纷发出了阜外好声音……..阜外真正实现了软件、硬件设施的双“高配”,站在新的山峰极目远眺。

  李志远副院长强调说,20年前”首钢模式”WHO向全球推广阜外经验,今天阜外又提出了“心血管疾病的主战场由医院向社区转移”的战略目标,疾病预防始终走在前沿,发挥专业优势借助不同平台,让健康讲座遍地开花,惠及更多百姓。《楷琪健康讲堂》取自原院长吴英恺和陶寿淇老先生的名字,希望通过讲座传播“关爱心脏、传递爱心”的理念。每月一次的院内健康大讲堂活动,给专家与患者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互动机会。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热点推荐
324234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