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买和食用葡萄时,许多人都会注意到葡萄皮上有一层薄薄的白霜。这层白霜是什么?是不是农药残留?能否放心食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主任刘崇怀来解答这些疑惑。
葡萄皮上的白霜究竟是什么?刘崇怀告诉记者,葡萄皮上的白霜与品种、气温等因素有关,是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分泌的一种天然物质。这种物质主要由糖醇类物质组成,也被称为果粉或蜡粉,不溶于水,清水很难洗掉。
刘崇怀进一步解释:“正常的白霜它分布是自然均匀的,并不会覆盖葡萄表皮本身的颜色,让葡萄看起来会更加鲜亮。而过量使用农药,特别是乳油、低质粉剂会影响白霜形成,其外观分布不均匀,且还会有暗蓝色的痕迹,所以,葡萄上的白霜不仅不是农药残留的证据,恰恰是良好生长的一种表现。
“其实,不仅葡萄表面有白霜,像李子、甘蔗、蓝莓甚至冬瓜等表面也有一层类似白霜的物质。”刘崇怀说,大家不用担心,这种白霜属于生物形成的天然物质,对于人体是完全无害的,可以放心食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带有白霜是葡萄新鲜与否的标志,白霜越均匀,葡萄越新鲜。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清洗葡萄?“现在种植中大多采用套袋的方式,用到高浓度农药的几率很小,因此如果确定是葡萄自身的白霜,则没有必要洗掉。”刘崇怀认为,这并不意味着果蔬在食用前就不必清洗了。水果生长成熟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气候土壤等条件滋生细菌、虫卵等。想要食用放心,建议大家进行一些简单的清洗,比如温水冲洗、浸泡等。
李丽颖 庞维双(摘自《农民日报》)